通派盆景精品集中亮相南通博物苑 开山之作《蛟龙串云》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通派盆景艺术展10月17日在南通博物苑开展。120余盆精品盆景参展,其中包括拥有470余年历史的通派盆景开山之作《蛟龙串云》和刚刚在国际大赛中摘取金奖的最新佳作,吸引了大批喜爱盆景的南通市民。通派盆景是与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齐名的中国盆景八大流派之一,它以南通市区为中心,包括如皋、通州 、如东、海门、启东等县(市),具有庄严雄伟的艺术风格。
本次展览由2019中国森旅节执委会办公室主办,南通博物苑和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市风景园林学会盆景分会和江苏通派盆景公司协办。参展的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观水观果盆景、附石盆景、微型盆景均经展会专家组评审,代表了通派盆景的历史传承和创作成就。展览历时5天。
南通博物苑的创办人张謇先生非常重视包括盆景在内的园林、园艺、绿化。根据规划泰斗吴良镛院士的研究,作为中国近代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先驱者,张謇先生在经营南通时采用“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格局,可与同时代英国人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相媲美。在农商总长任内,张謇先生制定颁行了近代第一个《森林法》并确定以清明节为植树节。在家乡,他将五山地区定位成“花园及风景区”,为教导南通师范学生辨识草木,他倡导在军山植下教学用林军山林;他创办的农科培养了大批园林园艺人才,其中包括新中国盆景艺术的开拓者、中国盆景学会第一任与第二任理事长徐晓白教授;他在西南濠河首倡面向公众的五公园;在东南濠河开启中国文博事业先河时以“苑”为名,更是寄托着“园林化博物馆”的美好构想。
传统通派盆景及其代表造型“两弯半”具有选材独特、造型严谨、工艺精细的特点。传统“两弯半”由坐地弯、起手弯(第二弯)和半弯组成。近代以后通派盆景创作多向发展,涌现了斜干式、丛林式、悬崖式等佳作,清代的金保生、朱汇泉、杨瑞堂、杨甫之,现代的朱虹秋、朱宝祥、吕坚、花汉民,新一代的陈志祥、朱锦堂、袁华、曹旭等都为通派盆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由南通城建集团选送的《蛟龙串云》位于展会主席台前排正中,这是一盆拥有470年历史的与名山、名僧、名人、名家结缘的雀舌罗汉松。《蛟龙串云》原产于狼山半山处的三贤祠,历经七代和尚精心培育;张謇先生修建林溪经舍时将其珍藏;解放后,它由人民公园(现南通博物苑园林部)展览,名满沪通的盆景名家朱虹秋先生及其弟子将它精心进行养护。如今,它依然葱郁、舒展、饱满,如串动于浮云之间的蛟龙,其旺盛的生命力让人叹为观止。
市文化宫选送了《源远流长》《醒狮》等4件作品。创作者朱宝祥于1989年被建设部(现住建部)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是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老一辈盆景艺术家之一。朱宝祥是公认的“两弯半”高手,但是,《源远流长》一反“两弯半”造型,采用了“顿节”,以悬崖式的大飘片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造型,彰显了通派盆景临崖历险仍顶天立地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中盆协副会长王如生师从著名如皋籍盆景大师花汉民,后以“妙手造景、景中有境、境由心生”的艺术追求带动了如皋盆景走向世界,并在如皋顾庄形成了著名的致富产业。此次王如生选送了《跃龙门》参展。
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志祥选送了3盆百年雀舌罗汉松。作品威严、端庄、大气、震撼。在去年的江苏省园博会和今年刚刚闭幕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它们均获金奖,被誉为新一代通派盆景艺术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