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汽车圈“本草纲目”宝马怎样引领可持续潮流?
- 发布日期:2024-08-11 作者: 苗木花圃
作为早期的生物分类学,“本草学”曾经风靡世界,也是跨越东西方的一门显学,更是见证了中西方智慧的交流与交汇。
曾经深刻影响过西方世界的《本草纲目》,就被进化论发明者查尔斯·达尔文赞誉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李时珍,也被《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博士尊称为“药物学界的王子”。
最早成书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1552~1578年)的《本草纲目》,经明代在华传教士们的热切关注和持续译介,开始慢慢地传入欧、美各国,开始了一段中学西传之路。
其中,由法国耶稣会神父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Ide)编著,1735年于巴黎出版的《全志》中,经过摘译的《本草纲目》就以《节录本草纲目,即中国本草学或中国医药用博物学》为名得到初步介绍,也成为这本巨著在欧美传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此后,这部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巨著,被西方学者们以药物分类法或古代中国草木百科全书等概念,在西方众多国家展开了广泛的翻译、传播和研究。
尤其是,当它与流行于欧洲的“博物学”相遇,这种思想的交融使一种有关“植物制造”的概念、想象和翻译,成为《本草纲目》在西方世界一个鲜明又稳定的形象。
从本草学到博物学,再到植物制造,在数百年认知更新、方法论改进和科学进步的历史长河当中,这种源自古代中国医用植物的分类、应用和制作,尤其是足够丰富、多样的植物本身在医药学领域的发掘、应用与实践,书写了一段可持续潮流的最初版本。
时间转眼来到20世纪末,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一次将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指向了生产与消费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后,1994年,在奥斯陆召开的可持续消费讨论会上,更是进一步提出“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CP)”的明确定义——
“在满足当代人基本需求并改善生活的同时,最好能够降低服务或产品生命周期内对自然资源和有毒物质的使用,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不会危及子孙后代的需求。”
至此,在后现代、后消费社会的语境下,一种新时代、新版本的“本草纲目”——更宽泛意义上的“植物制造”思想与理念,在日益兴盛、主流的“生态时尚”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实践和推广,由此,也开启了一股全新的可持续潮流2.0。
其中,一系列涵盖色彩、材料、工艺与功能等范畴的积极尝试,慢慢的被公众认可与接受,也涌现出一些肉眼可见的流行,走红了一些广为人知的潮牌。
近年来,从低饱和色系到多巴胺色系,成为潮流品牌们的一致选择和尝试,譬如,莫兰迪色、多巴胺色相继成为潮牌流行色。
再譬如,在复古鞋履上一向玩得得心应手的New Balance,除了擅长运用灰色系的元祖灰鞋款之外,也在近年与长谷川昭雄、BEAMS SSZ 三方联名推出的M990 BE5上,进一步拓展了灰色的边界与新的可能性。
环保、可再生材料的普遍应用,尤其是随着可持续消费在全球的兴起,可再生、可循环材料正在成为潮牌们的共通标签。
譬如,同样都来自注重环保的北欧,瑞典顶级香氛品牌Byredo与床品、起居服品牌REBOCO携手,推出联名款Byproduct 50长款羽绒服,原料采用了80%的再生羽绒和20%的再生羽毛,在保证舒适温暖等功能性的同时,简单的黑、紫、绿三色,兼顾冬日穿搭创意的多种可能性。
QuestMobile发布的《2021新锐品牌人群洞察报告》显示,循环消费模式也正在受到国内青年花钱的那群人的关注,中国的Z世代青年更加关注“潮流消费”、“二手交易”。
这个被称为“循环青年”的花钱的那群人,格外注重减轻消费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其中,通过购买那些使用了再循环、再利用材料的新产品,参与整个链条价值共创,已然成为他们身上普遍的特征。
在一些格外强调功能的产品品类,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机能主义来强化产品在户外、登山、滑雪等特定应用场景下的科技性能和个性审美。
譬如,日本知名户外潮牌White Mountain、Mont·bell,是通过工艺和功能的一直在升级、优化,来直观地展现过硬的户外性能和高功能性。
甚至,Mont·bell还直接将“Function is Beauty(机能即美)”的品牌理念,印刷在了自家每件产品的领标上,以强调品牌源自户外运动的专业性、功能性。
可见,西方潮牌们通过色彩、材料、工艺、功能等的创新,不断推进着一股“可持续”潮流,并持续影响着国内年轻人群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
这种“生态时尚”的西学东渐,也在深刻影响着国内时尚界,从而与近些年在年轻人中走红的“国潮”品牌里应外合。
在广受国内Z世代追捧的ENSHADOWER(隐蔽者)、FLOAT(浮露)等国潮品牌的身上,你就多少能看到这种西学东渐的可持续潮流的元素和影子。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亚太地区也是全球首个制定向“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CP)”转变路线图的地区。
时间拨回到2014年,在十年前的雅加达举办的东盟论坛上,就提出要为不一样的行业主流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CP)制定指标和综合产出目标,例如,产品的可持续性信息、可持续消费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等等。
正是在此种历史语境之下,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宝马品牌在CMF(色彩、材料、工艺)领域的创新和实践尤为值得关注。
宝马的CMF创新,是对汽车设计美学和环保理念的深层次地融合。通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探索与应用,以及对色彩的理解,宝马展现出其在汽车设计和制作的完整过程中对可持续性的深刻洞察,致力于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美观、愉悦而又环保的汽车产品。
其一,在色彩方面,为了更好地给用户所带来丰富情感价值,减少在涂装和售后修复流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员健康的影响,宝马通过全流程的思考与行动,努力节约每一升水、每一度电,回收利用每一公斤废弃物。
譬如,在提供1000多种车辆外观涂装色彩的同时,宝马还在工厂中使用先进的水循环管理系统、污泥干化设备、VOCs处理设备等,以实现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少的废弃物生成、更低的有机物挥发,同时又更好地保护用户和员工的健康。
其二,在材料方面,身为第一个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组织发起的“1.5℃控温目标行动”,并提出“360度全链减碳理念”的德国车企,宝马更看重对创新、前瞻、资源友好型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譬如,为实现可持续理念与豪华品质兼得的目标,产品研发之初,宝马就对车内200多种材料设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
同时,在各个级别的车型上,宝马一方面携手供应商对钢、铝、动力电池原材料进行更好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和提高对包括像Econyl再生尼龙、Performtax、Veganza纯素皮革、Verdana生物基材料等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
其三,工艺方面,坚持更少材质的堆砌,更多呈现人文意蕴之美。作为一家秉持“家在中国”战略的跨国车企,宝马集团在中国全面实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集中体现出了更多现代化的思考、关切与行动。
尤其是将当代的可持续理念、工艺创新、产品美学,与中国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积极呼应,让新的工艺流程不仅仅关乎自然、环境的科学技术创新、数据导向,而且不断融入中国本土的人文精神、社会关怀。
譬如,2023年推出的新新一代BMW i5上,“雷击木”鎏金饰板的设计灵与制造工艺,就源自中国传统的错铜工艺。
譬如,2019年推出的新新一代BMW 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上,包括大漆、苏绣、螺钿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获得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新生”。
宝马围绕CMF(色彩、材料、工艺)的创新与实践,与前文提到的“生态时尚”的可持续潮流2.0所呈现的三个维度高度契合,也显示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慢慢的变成了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宝马所探索和引领的可持续潮流,除了事关色彩、材料、工艺等产品设计的创新与更新,背后更是对当代人处境的一种深刻体察、深入关切,也见证着中西方智慧的又一次交流与交汇。
400多年前,被翻译和解读为“植物制造”的《本草纲目》陆续传入欧美,400多年后的今天,伴随着时尚圈、汽车圈等现代消费品面向“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CP)”的转型和变化,一个崭新版本的“植物制造”、一股全面的可持续潮流,又从西方刮回东方。
在这场跨越几个世纪的交流与对线世纪的时尚圈、汽车圈的“本草纲目”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方面,先有被Z世代年轻人追捧的潮牌们做出的尝试、探索与回应;后有汽车圈顶流品牌们的思考与洞察、探讨与摸索。
与此同时,我们又该怎么样看待从时尚圈到汽车圈,乃至整个现代消费品领域全面兴起的这股可持续潮流?
“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因为表面上的不和谐,可能孕育着更高的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关于和谐与美的这番辩证思考,为咱们提供了破题的钥匙和线索,它也恰好与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智慧——“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声气相通,声气相求。
譬如,宝马在色彩、材料、工艺方面的众多可持续成果,以及背后全产业链转型的脉络,就是一个汽车圈的出色样本和范例。
在路由社看来,宝马将“可持续”潮流和背后更深的一系列洞见、创新和实践引入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界,是对“植物制造”这个跨越东西方数百年的概念与想象,一次融汇古今、跨越东西的生动诠释,不仅引领了汽车行业的可持续潮流,也跟国内汽车行业的新四化转型产生共情、共鸣、共振。从而,也书写着汽车圈本草纲目的一个崭新篇章。
这种有关“本草纲目”的动态理解与不断演绎,也从另一个角度回应了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创始者之一德谟克利特的智慧与箴言——“宇宙就是变化,生命就是叙事”。
无论是在达尔文适者生存机制的科学语境下,还是在李时珍植物制造的生态视阈中,宇宙是一种相互作用,而生命不断将这种作用组织起来,让彼此生活在可持续的息息相关之中。
下一篇:那些与帝王有关的药物传说